傳承

雷迪尊者

1846-1923

雷迪尊者於一八四六年出生於緬甸北部税布省(Shwebo,目前的孟瓦Monywa省)Dipeyin鎮,Saing-pyin村。小時候的名字是上峰(Maung Tet Khaung,Maung是緬甸少年男孩的稱謂,Tet的意思是往上爬,Khaung的意思是巔峰)。後來證明此名很恰當,因為年輕的上峰的確事事都爬到巔峰。

他就讀村中傳統的寺院學校,由僧侶教導讀寫緬甸文與背誦巴利經典。由於這些寺院學校非常普及,緬甸的識字率向來很高。

他八歲時有了第一位老師,南達他亞法師(U Nanda-dhaja Sayadaw 註1),他在這位老師的指導下,於十五歲成為沙彌,法號那那他亞(Nana-Dhaja 知識的旗幟)。他的僧侶教育包括了巴利文法與各種巴利經典,特別專精於Abhidhamma-sangaha,這是經典中《論藏》(Abhidhamma 註2)部分的指引。
 

後來他曾就Abhidhammattha Sangaha寫了一篇頗有爭議的評論,叫做《究竟真理手冊》(Paramatttha-dipani Manual of Ultimate Truth),更正了他以前發現的一些錯誤,並接受批評,他所做的更正最終為僧眾們所接受,他的文稿也成為標準參考資料。

十九世紀中葉還沒有電燈,在當沙彌的日子,他白天會固定研讀經文,天黑後則與比丘及其他沙彌靠記憶背誦經文,他以這種方式精通《論藏》經文。

十八歲時,由於對自己的教育感到不滿,覺得過於侷限在三藏經文(Tipitaka 註3),他暫時脫下僧袍,回復在家人的生活。過了六個月,他的第一任老師與另一位有影響力的明聽法師(Minhtin Sayadaw)派人去找他,想要說服他回到僧院;但是他拒絕了。

明聽法師建議他至少要繼續接受教育,年輕的上峰非常聰明好學,立即同意了這個建議。

「你願意學習吠陀(Vedas),古代印度教的神聖文獻嗎?」明聽法師問。「願意,可敬的老師。」上峰回答。「那麼你一定要成為沙彌,」老師回應說:「否則優村的甘達瑪法師(Sayadaw U Gandhamma)不會收你為學生。」「我會成為沙彌,」他同意了。

就這樣他又回來過沙彌的生活,從此再也沒有脫下僧袍。後來,他告訴一位學生:

「我剛開始是想學會吠陀來為人算命賺錢。但是我很幸運能再度成為沙彌,我的老師非常有智慧,他們以無限的愛與慈悲拯救了我。」

聰慧的沙彌那那他亞(Nana-dhaja)在甘達瑪法師的教導下,八個月內精通了吠陀,然後繼續學習三藏經文。二十歲,在一八六六年四月二十日,他更近一步,由南達他亞法師為他授戒成了比丘。

 

一八六七年,就在雨安居之前,那那他亞比丘離開了他的老師和自小生長的孟瓦區,到曼德拉(Mandalay)繼續深造。

當時是在曼同王(King Min Don Min)的統治期間(一八五三年到一八七八年),曼德拉是緬甸的皇家首都,也是全國最重要的學術中心。他跟隨當時幾位重要的老師及博學的在家學者學習,主要是住在大光蓮寺(Maha-Jotikarama),跟著三空法師(San-Kyaung Sayadaw)學習;三空法師是緬甸著名的老師,他把《清淨道論》(Visuddhimagga--Path of Purification)翻譯成緬甸文。

此時,三空法師舉行考試,提出二十個問題來考兩千名學生,而那那他亞比丘是唯一一個能個完整解答所有問題的人。這些回答在一八八O年付梓出版,名為《波羅蜜手冊》(Paramidipani--Manual of Perfections),這是雷迪大師同時以巴利文及緬甸文所寫的眾多書籍的第一本。

他在曼德拉研讀期間,適逢曼同王贊助舉行第五次佛經集結,從遠近各地召集比丘來背誦及澄清三藏經文。大集結於一八七一年在曼德拉舉行,經確認屬實的文字刻在七百二十九塊大理石石板上保存至今,每一塊石板安置在一個小佛塔下,環繞著曼德拉山腳下的金色Kuthodaw佛塔。在此次集結會議中,那那他亞比丘幫忙編譯了《論藏》(阿毗達摩,Abhidhamma)的經文。

當了八年的比丘後,他通過了所有的考試,成為合格的初級巴利文老師,在他研習的大光蓮寺任教。

他在那裡又繼續待了八年,教書及繼續他的學術研究,直到一八八二年移居孟瓦(Monywa),時年三十六歲。當時孟瓦是位於更的宛何(Chindwin--現譯為欽敦江)東岸的一個小郡中心,此地以教導完整的三藏Tipitaka而聞名,並不是選出部分章節而傳授之。

為了教導孟瓦的比丘和沙彌巴利文,他白天進城,晚上渡過更的宛河到西岸,在Lak-pen-taung山邊的小寺廟靜坐。雖然我們沒有確切的資料為證,但他似乎是在這個時候開始以緬甸的傳統方式練習內觀 Vipassana:專注在觀息(Anapanna)與感受(Vedanā)上。

一八八五年英國人佔領了上緬甸,並放逐了最後一位君王,就是從一八七八年到一八八五年在位統治的錫袍(Thibaw)。翌年,一八八六年,那那他亞比丘到孟瓦北邊的雷迪森林修行,不久許多比丘也前來,請求他教導。他於是建立一座寺廟來容納他們,名為雷迪托亞(Ledi-tawya)寺廟。他後來就隨這座寺廟為名,取了最廣為人知的法號:雷迪。據說孟瓦之所以能發展成一個大城,主因之一就是許許多多的人被雷迪大師的寺廟吸引而來,人氣至今不減;他在這座寺院教導許多努力求法的學生,期間還是照常回到河對岸的小廟靜坐修習。

他在雷迪森林的寺廟待了十年以後,開始出版主要的學術文獻。第一本是前面提過的《究竟真理手冊》(Paramattha-dipani--Manual of Ultimate Truth),於一八九七年出版。在這段時期出版的第二本書Nirutta-dipani,是一本巴利文法書。由於這些書籍,外界視他為緬甸最博學的比丘之一。

雖然雷迪大師的根據地是雷迪托亞寺廟,有時他也周遊緬甸,教導靜坐與經文。他的確是一位很難得的比丘,法理(pariyatti)與實修(patipatti)兼備。他在遊方緬甸的旅程中完成許多著作,例如他在從曼德拉搭船前往勃郎(Prome)兩天的旅程中,寫了Paticca-samuppada-dipani 一書。他並沒有隨身攜帶參考書籍,但是由於通曉Tipitaka三藏經典,他也不需要任何參考書籍。《佛教手冊》(Manuals of Buddhism)一書收錄了七十六篇他所寫的簡介、評論、短文等等,但這些只是他部分的著作。

後來他也以緬甸文寫了很多關於法Dhamma的書,他說他要寫得連很單純的農夫都看得懂。在他之前,很少有人為在家人撰寫法的文章,比丘們即使口頭教導,也時常會引述很長的巴利文段落,然後再一字一句翻譯,一般大眾很難理解。必定是雷迪大師實證體悟,和隨之湧現的慈悲心(Mettā),促使他努力向社會各階層傳法。他的Paramattha-sankhepa一書用兩千首緬甸韻文來轉譯阿毗達摩概要(Abhidhammatthasangaha),這是為年輕人寫的,至今還非常受歡迎。他的追隨者成立了許多學會,使用這本書來推廣《論藏》的學習。

雷迪大師在緬甸旅行時也鼓勵大眾不要吃牛肉,他寫了一本名為Go-mamsa-matika的書,呼籲大眾不要宰殺牛隻為食,並鼓勵素食。

大約是在這個時期、二十世紀初,鐵吉老師首度參見了雷迪大師,向他學習內觀。後來鐵吉老師成為緬甸最知名教導靜坐的在家老師,他也是葛印卡老師的老師--烏巴慶老師的老師。

到了一九一一年,雷迪大師作為學者與靜坐老師的名氣越來越大,連當時統治緬甸與印度的英國政府都授予他 Aggamaha-pandita(最偉大的學者)的頭銜,他也獲得仰光大學文學博士的學位。在一九一三到一九一七年,他與倫敦巴利聖典學會(Pali Text Society)的Rhys-David女士通信,他對於《論藏》的一些討論經翻譯後,也在巴利聖典協會的期刊上發表。

因為長年在不良照明情況下研讀書籍及寫作,雷迪大師晚年視力衰退。七十三歲時,他雙目失明,於是將餘生都專注在靜坐與教導靜坐。一九二三年,他在曼德拉與仰光之間平蠻鎮(Pyinmana)的一座寺廟過世,享年七十七歲。這寺廟如同他多年來在緬甸遊方教導時設立的許多寺廟一樣,也是以他命名。

雷迪尊者可以說是他那個時代最傑出的佛教人物。凡是在近年接觸到正法這條道路的人,都要深深感激這位博學聖潔的比丘。對於復興傳統的內觀實修,使出家人與在家大眾都較容易接觸到內觀,雷迪大師功不可沒。除了誨人不分僧俗階層之外,他簡明、清晰而淵博的學術著作,也對正法的實證有很重要的影響。

1. Sayadaw的意思是可敬的老師,本來是稱呼指導君王正法的年長比丘,後來變成尊敬比丘的通稱。

2. Abhidhamma論藏,是巴利經典的第三部份,內含佛陀對於心物實相所做的詳細、深入和技術性的描述。

3. Tipitaka三藏經典,是經典的巴利名稱,意思是三個籃子,也就是律藏(Vinaya 僧侶的規矩)之籃、經藏(Suttas 開示)之籃,以及論藏(Abhidhamma)之籃。